機床作為現代復雜生產工具,是人類生產力發展三大要素中至關重要的工具之一,機床的“先進性”決定人類的生產效率和勞動生產率。作為當前世界上科技水平最為發達的美國,在20世紀的一百年時間里,其機床技術一直處于世界領先狀態,同樣,其汽車工業、航空航天也居世界首位。2008年,美國的GDP為13.98萬億美元,按3.1億人口平均下來,其人均GDP為4.5萬美元。而中國約13.3億人口,2008年全國GDP僅為3.37萬億美元,是美國當年的四分之一,人均GDP更是僅為美國的十八分之一。原因何在?生產力水平較低。而生產力水平的高低在根本上取決于科技水平。
我國要加快工業化進程,必須從根本上抓起,提高科技生產力,除了要大力培養人才外,重視基礎建設也不可少。作為工業母機,機床工業的振興更是重中之重。
縱觀世界機床工業發展的客觀規律,機床作為生產工具,屬于固定資產一類,因此,機床工業的發展與世界各國的經濟狀態、固定資產投資多寡息息相關。一個明顯的例子:2009年世界遭遇嚴重經濟危機,全世界GDP下降2.2%,全球貿易額下降13%,由于資金短缺,固定資產投資緊縮,2009年世界機床工業的總產值下降32%。全世界機床的消費額下降33%,出口額下降38%,進口額下降41%,是21世紀首個十年里,世界機床工業、產值、消費、進出口全面下降最為嚴重的一年?v觀世界機床技術的發展趨勢,經過了三大階段,即手動普通機床:1769年世界第一臺至1932年組合機床;高效自動化機床:1934年第一條組合機床自動線;數控機床:1952年第一臺數控機床至今。
目前世界機床的技術水平,是從生產促進數控機床單機為主流。在今后20年內的發展,也仍將是這個主題。在進一步提高精度、效率、自動化、智能化、網絡化的基礎上,逐步向加工單元和尖端柔性制造系統過渡。然而,中國機床工業在經歷了學習、模仿、自主創新的發展過程后,仍在精度、效率、自動化、智能化、環保等方面與國外先進水平之間具有一定的差距。目前,我國機床工業還相當缺乏這樣的專家。盡管中國機床工業多年來發展勢頭強勁,但在技術上、戰略上一直沿著老路走,沒有從根本上改變思路。因此,在未來的發展中,如何采取正確的發展戰略,是問題的關鍵。我國機床工業欲登上世界先進水平的高峰則必須利用好“人才、工具、資源”這三大要素。 |